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 正文
“水草+”养殖 蟹好效益佳
来源:益阳日报  时间:2023-07-09 17:15:00
字号:


(资料图片)

益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娜 通讯员 陈卫芳 刘钊作)7月6日午后,大通湖区生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大闸蟹协会秘书长周长明和基地工作人员乘船巡查蟹苗生长环境。“我们实施的是‘水草+大闸蟹’的生态养殖模式,蟹的成活率高、品质高、价格高。”周长明一脸笑意地说。

大闸蟹生长过程中要经历15次蜕壳,且主要集中在夏季,但夏季连续高温易导致水体含氧量不足,大闸蟹离水上岸,觅食、蜕壳更为困难,极易死亡。2019年起,大通湖区引进上海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探索生态养殖技术,最终确定以伊乐藻、轮叶黑藻、四季青矮苦草为基础水草,实施“水草+大闸蟹”养殖模式。科学种植的水草具有降温、供食、防天敌等功效,为蜕壳期脆弱的蟹撑起了“保护伞”、挂上了“营养袋”。同时,走“高质”“稀养”养殖路线,亩产控制在100公斤左右。因大通湖区大闸蟹养殖环境、水质良好,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顺利通过出口水生动物风险监测及疫病监测。周长明说,大通湖区大闸蟹品质上乘,不仅行销内地,还出口菲律宾、新加坡、迪拜等地。

为保持大闸蟹产量和品质稳定,大通湖区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管控措施,着力打造“生态蟹”“绿色蟹”“放心蟹”。相继制定了大通湖区大闸蟹质量标准和养殖技术规范,规范大闸蟹生产经营行为。强化行政监管和质量追溯,建立大通湖区生态大闸蟹数字智能化服务平台,建立病害专家会诊服务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合格证及质量追溯系统、养殖尾水监测系统等。

据了解,目前出口蟹基地已全面进入大闸蟹质量追溯体系平台,到2026年,1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将全部进入平台。去年全区“水草+大闸蟹”养殖面积1.6万亩、产值5.8亿元,预计今年养殖面积达2.1万亩、综合产值6亿元以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