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 正文
文创雪糕为何没创意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3-07-12 06:20:45
字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前正值旅游高峰,各大景区又现“人从众”模式,文创雪糕迎来销售旺季。但与此同时,难吃、太贵、雷同之类差评也不少。

取一个标志性景观,做成一支高颜值雪糕,这便是市面上大多数文创雪糕的样子。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文创雪糕好不好吃倒在其次,关键是背后突出的社交价值。有了它的点缀,朋友圈的照片就不愁没人点赞。对于景区来说,文创雪糕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一根动辄二三十块,甚至超过了不少景区的门票价格。

文创雪糕遍地开花,槽声渐起同样不容忽视。所谓文创,既要有文化,也要有创意。反观市面上的大多数产品,好似套娃一般,创意含量着实稀薄。从这家的荷花,到那家的古塔,不过是一个模子的区别。稀缺性不再,文创自然“泯然众人矣”。拉长视野不难发现,这其实是景区“创意不足,惰性有余”的最新反映。回想这些年,从湘绣、苏绣、蜀绣在南方景区扎堆,到胶带、书签、冰箱贴挤满礼品柜台,哪个不是一家创新、多家模仿?倘若此风长盛,且不说消费者要用脚投票,带头创新的景区也会热情渐消,最终挫伤的则是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创没创意,症结何在?在笔者看来,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模糊是很重要的一点。文创产业是典型的“创意密集型产业”。一款现象级产品的诞生,离不开创作者的钻研和智慧。这种心血属于智慧成果,理应受到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的综合保护。但从现实来看,文创产品的盗版侵权门槛低,一些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的主体知识产权运营管理能力仍有限,而且保护文创知识产权存在立案门槛高、证据固定难、诉讼时间长、专业度要求高等局限。正是这些现实痛点,引得不少人不愿创新,只想躺赢,进而导致赝品泛滥。

观察近些年的旅游市场,“文化+”是一大趋势。“诗”和“远方”更好联结,不仅给游客带来新体验,也带动形成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这个意义上,实现文创产品的持续创新,不仅是一个景区的自我探索,也会成为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破题之举。谈到故宫文创的借鉴意义,前院长单霁翔坦言,各大博物馆在研发文创之前,需要摸清家底,提取那些可以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元素。应该看到,但凡能成为旅游景点的,基本上都有一笔可以挖掘的文化矿藏。希望更多景区能够沉下心来,打破模仿的惯性思维,多多从自己的家底中寻找创新的可能。这或许需要一个打磨的过程,但引领风尚的收益一定大过盲目跟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