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 正文
「强“双基”·争先锋系列报道」刘维平:梅破知春近 愿作护花人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3-08-01 22:17:54
字号:

编者按:强堡垒,争先锋。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行各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以抓好抓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引领推进各领域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突破。贵州日报报刊社拟从7月24日开始,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网端推出“强‘双基’·争先锋”系列报道。通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生动记录、讲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胆创新、苦干实干、勇于奉献,努力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的先进事迹及创新创业故事。

“当时定的时间是半年,完成学校筹建工作就回原单位。半年后,组织找我谈话,希望再干半年,将学校带入正轨。”谈起当初留在学校的选择,遵义市新雨学校党支部书记刘维平至今记忆犹新,“没想到,这一带就带到现在。”

刘维平原本是一名检察官,2012年受组织委托,她离开工作24年的检察官岗位,负责遵义市新雨学校的筹建事宜。遵义市新雨学校是针对有严重不良习惯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的一所专门学校。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资料图】

“事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我愁得晚上睡不着觉。”

刘维平和学生谈心(受访者供图)

刘维平仍记得,新雨学校创建之初,由于资金严重匮乏,学校运转的一切费用都靠赊账,开学没多久,她就接到蔬菜公司的催款电话——“再不把款项结清,我们就只能停止向你们供应蔬菜了。”

一句话让刘维平急得不行,再苦不能苦孩子,决不能饿着孩子们!

咬咬牙,刘维平四处奔波协调,一边与蔬菜公司沟通,一边积极寻求各方帮助,最终顺利解决了资金问题。

对于刘维平来说,困境不止如此。

将学校带入正轨后,当刘维平选择继续留下来时,家人和朋友纷纷站出来反对:“从公务员转变成事业编制,工作待遇远不如检察官,不值得。”

家人朋友言辞恳切,还与她分析了留校后的利弊,但家人朋友的千言万语,都抵不住新雨孩子们的一句哭喊——“刘妈妈,不要离开我们!”

当听说她可能会走,孩子们流下了不舍的泪水,晶莹的眼泪每一滴都“砸”在了刘维平的心上。最终,她还是毅然选择了留下。

刘维平一直秉承“挽救孩子、积德家庭、造福社会”的办学宗旨,着力探索“养成教育、国学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的办学思路,始终坚持“以心换心”,总结出忠心、爱心、耐心、恒心、细心、悉心“六心”教育法,不断探索、完善管理制度,为矫正教育和社区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正能量。

凭借其突出的表现,2021年,刘维平荣获“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2年1月,刘维平退休了,但她始终放心不下学校里的孩子,组织上请她继续担任新雨学校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领下,新雨学校推行“层层承包制、交心谈心制、自省交流制、学分管理制、跟踪帮扶制”的“五制”教育矫治法,先后共接收学生1025人,矫治成功率达96.5%,实现初三毕业生升学率100%,实现了用孩子们的“光明前景”,消除问题少年的“社会阴影”,抚慰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之痛”。

此后,刘维平带领教职工大胆探索新雨学校的办学模式,先后建立无缝衔接制度和真情帮扶制度,创新开设了七、八、九年级,让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实现文化课程基本上与普通中学文化教育接轨,逐步让“新雨模式”的社会示范效益凸显。

岁月匆匆,曾经的少年早已长大成人步入社会,而刘维平,仍旧奔波在一生所系的教育事业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编辑 李坚

二审 孙蕙

三审 杨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