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尔登湖寻一方心灵圣地
天空蔚蓝,微风拂面,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的湖中央。
(资料图)
一、和兔子,麻雀,鹧鸪在一起
“人们总是乐于谴责无所事事,而碌碌无为不更应该受到谴责?特别是当它侵害到心灵也许是为了接纳更崇高更神圣的东西而必须保有安宁和静谧的时候。”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赶路,做一件事是为了有意义的结果,而不是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梭罗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任何工作上,他更乐意给生命留下更多的余地。他常常穿过森林步行去到湖边,并将之视为消遣。正如他所说的,“这样做是值得的,哪怕仅仅是为了感受到风自由地吹拂着你的面孔,看到水浪的滚动,缅怀航海者的生活。
生命中最难得的时光莫过于把自己完全交给生活,一个真正放空的状态,一个心灵澄明的状态。当生活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停下来沐浴阳光、感受风声、观察云的形状,在楼顶、在黄昏、在任何一个时刻,在宁静中凝思,把有限的时间留给此刻独立而纯粹的自己。
二、心之所向,不慌不忙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人们赞扬并认为是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里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在损害别的生活的情况下夸大某一种生活呢?”
我们能从生活中和哲学课本上得知,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今天人人附和或默认某种生活方式是正确的,结果明天可能会变成是谬误,仅仅是一阵见解的轻烟。任何时候放弃偏见为时都不晚,与其轻信,不如试上一试,不用担心未知的事物带来的恐惧,“在我们迫切地想要探索和了解一切事物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希望一切事物既神秘又难以探索”,这才是独立思考的魅力所在。
一旦我们找到自己所向往的事,专心地做好它。“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同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另一个鼓手的鼓声。让他按他所听到的音乐拍子前进,不论那拍子是多么从容不迫,或有多么遥远。他究竟应该以苹果树还是以栎树的速度成熟,这并不重要。”
或许不应该被世俗公认的成功标准所束缚,专心地完成所向往的事,用简单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也会相对应地简单起来。
三、铅字中的世界
“好好读书,也就是说,以真正的精神读真正的书,是一项崇高的活动,会比被它同时代的习俗所推崇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更需要读者竭尽心力。"文字是最接近于生活本身的艺术,如果我们能真正读懂并理解某一针对我们状况的文字,我们就能看到事物的新的一面, 甚至开始生活的新时代。从书籍中汲取精神力量,是十分必要且值得的,我认可梭罗的观点:“如果必需的话,在河上少修一座桥, 稍微绕一点路 ,但是至少在包围我们的黑暗的无知的深渊上搭起一座拱桥来吧。
存心逃避人类必需的任何劳动而获得垂涎已久的闲暇的学生,需要好好地思考,在学校上学花费了大笔的资金和时间,“不应该娱乐人生,或者仅仅研究人生,由社会供养他们从事这昂贵的游戏,而是应该自始至终认真地经历人生”。青年人如不立即尝试生活又怎么可能更好地学会生活呢?
谈到冒险,也可以理解为,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黎明前无忧无虑地起身,去寻求冒险。让中午发现你在其他的湖边,黑夜追上你四海为家。”生活的魅力就在于无尽的探索与冒险。去大自然中畅游,用心去感受。任何时候,尽量用眼睛和内心思想去丈量世界,让喜欢的纯净,不止停留在包围地球的雾,更是是雾外的蓝色太空。
瓦尔登湖不曾被梭罗占有,但他的确从精神层面上占有瓦尔登湖。梭罗已使瓦尔登湖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图腾,召唤着人们心甘情愿沉溺于这片圣湖之中,接受灵魂的荡涤,精神的洗礼。
我没有去过瓦尔登湖,但通过此书,亦可足不出户便一览湖光山色。这也是我喜爱阅读的原因之一。书中有大段大段的优美文字描写瓦尔登湖的迷人,譬如对其颜色的描述,“在你能看到近岸的细砂的地方,水色先是黄澄澄的,然后是淡绿色的了,然后逐渐地加深起来,直到水波一律地呈现了全湖一致的深绿色……在这种时候,泛舟湖上,四处眺望倒影,我发现了一种无可比拟、难以形容的淡蓝色,就像波纹绸或闪光丝绸以及剑身使人联想到的那样,比天空本身更蔚蓝,它和那波光的另一面原来的深绿色交替闪现,后者对比之下颜色更浑浊些。这是一个透明的、蓝色带淡绿的颜色……”细致入微而富有层次感,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又能留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比真实的瓦尔登湖更为梦幻。
梭罗崇尚心灵的本真,于是他远离尘嚣,来到了瓦尔登湖畔,在山林中搭起木屋,开荒垦殖,自食其力,以一种近似于隐居的方式生活着。只是他虽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却没有后者消极避世的心态。完全脱离世俗的人同样极为罕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人是不完整的。有人评价说:“梭罗的本质主要的还不在其对‘返归自然’的倡导,而在其对‘人的完整性’的崇尚。”假如人分为两面,在当时疯狂追求物质财富的美国,大多数人都属于世俗的那一面,而他算是一个标新立异的人,硬是将人自然的一面挖掘出来,拂去上面的尘埃,并鼓励别人也去追求这种人性的完整。他没有强迫任何人像他在瓦尔登湖的两年那样生活,仅仅是提醒:还有追逐功利之外的生活方式。
作为学生,我们不能放下一切,跑到荒郊野外住上个把月,但我们可以在周末同家人一起骑自行车出游,享受乡郊的阳光空气水,享受更简单更有幸福感的生活。梭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听从心灵的召唤,选择了一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生活,从而获得了发自内心的幸福与满足。虽然在当时这并不被人看好,但通过本书中关于他生活的一些琐碎的记录与感悟,可以发现,梭罗自己在湖边的两年是十分快活的,他自由,甚至可以说是“任性”,任着自己的天性,随心而动,在极为普通的一天中,他或读书,或种豆,或漫步于瓦尔登湖畔,静静凝视湖中若隐若现的一株水草,甚至什么也不做,在阳光普照的门口坐下来,在时间的转瞬即逝中幻想、思考,从日出到日落。“这样做不是从我的生命中减去了时间,而是在我通常的时间里增添了许多,超出了许多。”他如是写道。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是宁静的,所以书中的文字也像是在深井的水中浸泡了一千年那样沉静和清澈。这就要求读者心无旁骛,完全沉浸在文字堆砌的世界中,看一排水鸟掠过湖面,看一朵云彩变换形态。一个浮躁的人是永远读不下去的。很喜欢一句话: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心灵的宁静是进入此书的唯一有效途径。
感谢梭罗,给我们留下了《瓦尔登湖》,一份如此珍贵的礼物。他教给我们简单、自由与宁静。梭罗在书中还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想,这真理该是: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真善美。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大概就是《瓦尔登湖》中的人生哲学。
标签:
标签: